家电维修网

 找回密码
 注册
家电维修网 网站首页 空调维修 查看内容

分体空调移机后典型故障分析与排除5例

2018-5-13 17:49| 发布者: 南召修电视| 查看: 478| 评论: 0

摘要: 因空调移机后产生的故障率相对比较高,就近年来在移机过程中一些常见故障进行总结,与大家分享。 例1:一台分体壁挂式1.5匹空调移机后,管道弯折导致内机出现“滋滋”流水似的噪声且制冷效果差。 该空调在旧房子使用 ...

空调移机后产生的故障率相对比较高,就近年来在移机过程中一些常见故障进行总结,与大家分享。


    例1:一台分体壁挂式1.5匹空调移机后,管道弯折导致内机出现“滋滋”流水似的噪声且制冷效果差。
    该空调在旧房子使用近8年,拆机前已进行过开机运行检查,制冷效果良好,按照拆机流程回收制冷剂。由于机器使用时间长,连接铜管变硬,所以对内外机连接管的拆卸花费了较长时间。用原连接管安装后运行,发现制冷效果差,且内机有“滋滋”声。
    使用压力表检测三通截止阀,低压侧的压力为0.32MPa(R22制冷剂),偏低,正常应在0.5MPa左右(夏季),初步判断制冷剂不够。难道是用六角匙回收制冷剂时未拧紧阀门导致制冷剂不足?于是排空气后直接给空调加制冷剂,当低压加注到接近0.5MPa时发现制冷效果更差了,5分钟左右后压缩机停转,外机风机运转正常,细查后发现压缩机过载保护器跳闸断开而保护。
    认真检查同行安装的空调,发现在管子转角处有点扁,手摸发现管子有异常,解开包扎带并割开保温管,发现φ12mm的管子已经严重弯折,如图1所示,能通过的制冷剂流量有限。由于该机子是1.5匹空调,使用φ6mm、φ12mm的管子,到一定年限后铜管会变硬,二次弯曲的难度变大,在新装过程中容易出现弯折现象,导致二次节流,压缩机吸入的低温低压制冷剂的回流量变少,压缩机得不到低温制冷剂冷却,同时高压侧压力变高(尤其补加制冷剂后更为严重),因此导致压缩机负荷变重,运行电流变大,驱使过载保护器跳闸断开,保护压缩机。由于二次节流导致产生冷媒运行“滋滋”流水似的噪声。

 泄放部分制冷剂后开机,回收制冷剂至主机,对弯折的管子进行割管、制作杯口、焊接处理后排空气,再次开机,把制冷剂的低压运行压力调节到0.5MPa时,故障排除。
    提示:在移机后安装过程中,尤其是旧管子、大管子弯管时要注意弯曲的力度与半径,避免耗时、耗力及效率低的现象。


例2:一台1匹分体壁挂式空调移机后,油泥堵塞,导致制冷效果逐渐变差。
    据用户反映,移机安装后制冷效果还可以,1个月后制冷效果逐渐变差,开机运行几分钟后出现内机只送风,不制冷。
    手摸三通截止阀,不凉,表面也没有结露现象。用钳表检测其压缩机运行电流只有3.4A,比正常运行电流4.8A偏小。打开主机外壳,发现冷凝器出口接的过滤器表面结露,正常时应是温的,难道过滤器有堵塞?停机后发现低压压力在9分钟后才能平衡,说明制冷系统有堵塞。用毛细管钳把与过滤器处相连的毛细管割断,未见有大量的制冷剂从过滤器出口处喷出,估计过滤器或与过滤器相连的毛细管有堵塞。用割刀割开过滤器后发现有油泥,细看可确定为泥沙,估计是安装人员安装内外机连接管穿墙时未包裹管接头,导致钻孔时部分残留的泥沙进入连接管,如图2所示。当压缩机工作、制冷剂运行后,部分泥沙集聚在过滤器处出现堵塞,导致吸排气变差,制冷效果变差。

对管路系统、毛细管使用高压氮气吹污处理,更换过滤器,抽真空,充注制冷剂后故障排除。
    提示:旧机一旦却下连接管与主机的螺母后,就要对连接管的管头部位进行密封处理,以避免异物、水分进入管路,如图3所示,建议主机侧的二三通截止阀也要进行密封处理。安装时应避免由于穿墙孔或多或少残存的泥沙进入管道,导致系统堵塞的现象。近年来由于部分厂家为节省成本,直接把主机的过滤器省掉,一旦出现异物将直接堵塞毛细管,处理的难度将会加大!


例3:一台2匹拒式空调移机后,湿空气超标导致表压不稳,制冷效果差。
    移机后放了巧天才安装的,制冷效果差,有时还出现压缩机过载保护停机的现象。
    该机使用R22冷媒,开机后将压力表接到主机三通截止阀的检修口测量冷媒压力,刚开始为正常的0.42MP:左右,10分钟后发现压力表指针一直在0.23MPa~0.8 MP:间摆动,初步判断是系统堵塞或压缩机故障。打开主机的压缩机壳,没有发现管路系统中有“结霜”等堵塞的特征,听压缩机的声音比较沉闷,怀疑系统进入了空气所致。
    由于空气的密度比冷媒的轻,一般浮于冷媒的上部。于是停机三分钟后,在三通截止阀的检修口间歇性排放R22冷媒多次,再次开机时压力表的指针有小幅摆动现象,说明该机的确由于系统管路内进入空气所致。再次停机,对系统管路排空气,经多次排放后系统压力基本稳定,重新补加冷媒至冷媒压力为0.48MPa,故障排除。
    提示:(1)雨季或潮湿天气安装空调一定要注意,避免湿空气进入管路系统,排空气或抽真空要彻底;(2)空调拆却后要及时对主机以及内机的冷媒管接头进行密封处理,避免潮气、水分进入管路,尤其长时间不安装的机子更要注意接口的密封工作;(3)一般性的湿气进入管路可以通过(利用)制冷剂排放的方法进行处理,假如效果不好,说明管路内部集聚了较多的湿气甚至水分,要利用干燥氮气或过滤器吸湿的办法方为奏效。


例4:一台3匹拒式空调移机后,喇叭口泄漏,制冷效果逐渐变差。
    上
门检查,发现主机三通截止阀管接口处湿处流的,有油迹,估计该处有泄漏。R22制冷剂由于与冷冻油能基本互溶,对于多数的机子一旦有泄漏就会在泄漏处有油迹现象,估计原安装师傅避免安装出现泄漏现象,对机子与主机侧连接的两个喇叭口重新制作,由于管道使用的时间较长,明显变硬,致使加工喇叭口困难,加工的喇叭口质量不高,如有卷边、压痕、裂纹、杯口太小、杯口变形等都会导致制冷剂泄漏。拧松螺母,卸下喇叭口发现其压痕严重,如图4所示,喇叭口内锥面与截止阀外锥面的接触不是面接触,而是线接触,因此导致制冷剂泄漏而不制冷现象。

 提示:(1)假如喇叭口因多次拆装等原因导致锥面变薄、压痕、变形严重时,则需重新制作喇叭口,但由于管子比较硬,尤其使用多年以及匹数(功率)较大的空调管子,加工时要确保喇叭口的质量,避免因喇叭口异常而制冷剂泄漏的现象;(2)安装时,尤其是大管、旧管拧紧螺母的力度要适当,避免力度不够导致漏氟或力度太大造成螺母爆裂泄漏的故障。


例5:一台1.5匹分体壁挂式空调移机后,外机共振,产生扰人的噪声。
    上门检查,机器制冷正常,在室内都能听到外机“嗡嗡”有频率的共振声音。检查外机安装的架子发现,原安装人员为了贪图方便,单边的安装架仅使用了两颗爆炸螺栓,而且使用的直径规格偏小、偏短,导致架子与墙体不稳,如图5所示,从而形成共振产生的声音。

 提示:这是目前空调移机安装后的普遍现象,假如主机机脚螺丝连接不牢固也会导致共振的现象;假如搬运过程中,主机内部的管道受到挤压等导致管路碰接,也会产生金属碰撞扰人噪声;空调的压缩机机脚的减震胶老化,也会导致外机共振,产生扰人的噪声。


例6:一台1匹分体壁挂式空调移机后,内机共振,产生扰人的噪声。
    上门检查,用手触碰内机感觉不牢固,爬上去检查发现内机安装的挂板右侧已经基本松脱,为什么安装后导致松脱现象呢?
    细查后发现,由于房子使用的是环保砖或多孔砖,材质相对较松软,因此使用冲击钻打孔时出现孔洞偏大,膨胀胶粒安装张力不够,导致内机挂板安装不牢,容易松脱的现象。这是近几年遇到内机、外机安装牢固性不够的难点问题,需加固处理。

 提示:遇到使用环保砖盖的房子,建议打入孔洞使用木塞材料,这样与孔洞的接触张力会得到明显改善,或者改小一个规格的冲击钻的钻头进行打孔再安装膨胀胶粒,进行加固处理,此法也能奏效!

最新评论

QQ|门户地图|网站地图|家电维修|手机版|家电维修技术论坛 ( 蜀ICP备14030498号-16 )

GMT+8, 2024-6-17 03:42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© 2001-2023 Discuz! Team.

返回顶部